央廣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 (記者馬喆 紀樂樂 韋雪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今天(28號)下午,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舉行調整聽證會將舉行,這也就意味著北京地鐵告別2元時代的日子越來越近。地鐵票價調整後,大家的交通成本會漲多少成為了人們關註的熱點。
  據瞭解,共有25位聽證會參加人參會,屆時將針對聽證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。那麼,目前的兩套聽證方案哪一個會被選中?調價後對市民出行的成本又會有多大的影響?
  北京公交、地鐵各有兩套方案提交聽證會。地鐵方案遵循價格遞遠遞減的原則,乘坐距離越遠,每公里票價越低。兩套起步價分別是兩元和三元,起步價三元的方案加價里程更長,兩種票價都不封頂。而公交票價兩套方案起步價也都分別上調到1元和2元。
  可以肯定的是,無論哪種方案入選,北京地鐵都將告別“2元時代”。“地鐵漲價”成了熱門詞彙,各類算賬類軟件迅速躥紅。一個名為“北京地鐵漲價後,您將多花多少錢?”的軟件顯示,目前已經有將近10萬人參與過計算。跟調價之前相比,每個參與者每年的出行成本都有所增加,增加幅度少則幾百,多則幾千。
 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也將參加今天下午舉行的聽證會,針對本輪地鐵調價,他也算了筆賬,不過比較的坐標卻和網友們不同:
  郭繼孚:我那天算了一個帳,從回龍觀到通州,四十多公里大概需要7塊錢,實際上稍微算一下這個帳就知道了,這次看著比現有的價格提高了將近一倍,距離稍微長一點它就能夠看出來,實際上只是07年之前的水平,2007年你幾條線都坐的話它實際上也只是七塊錢。實際上就是因為這種票價調的時間過長,從07年到現在,整個的運營成本增加,包括電費還是里程物價指數,人的收入水平實際上都在漲,這幾年來變化很大的,成本變化也是很大的,但是我們的票價一直都沒有動。
  算賬的並非只有乘客。最近北京市財政局也公佈了他們的一份賬單。數據顯示,七年來,財政補貼一直是支撐北京地鐵運行的主要動力。從2007年至今,北京市用於地鐵的財政補貼總支出在950億元左右。每年補貼地鐵運行的費用,大概占到了北京財政收入的5%以上,遠遠超過其他城市。
  郭繼孚:去年一年的運營補貼是200個億,實際上從票款收入上的錢只有58個億,實際上票款收入只是彌補了運營成本的五分之一多一點,換句話說,將近百分之七十都是靠財政補貼的。
  在郭繼孚看來,本輪的調價,即使票價翻了一番,仍不能滿足地鐵的運營費用。調價後,政府財政仍將是擔負地鐵運營費用的中堅力量。
  郭繼孚:它並沒有省下來多少錢,其實就是說消費者自己要多付出一點,然後呢把原來補貼的錢,把它挪回來放到建設上去,這市裡面可以用在交通方面的投資比如說300億一年,實際上補貼了200億,用於建設100億,如果你補貼能減少50個億,他建設就能多增加到150億。
  那麼,票價上漲之後,財政支出是否會因此降低呢?對此,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給出了答案,她表示,錶面上看,運營收入的增加降低了財政補貼。實際上這筆錢還將用於公共交通的建設和環境的改善中去,而且不僅是這筆資金,政府還將繼續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。本輪的漲價也是著眼於北京公共交通更長遠的發展:
  李素芳:從根本上講,是要運用經濟手段發揮價格杠桿作用,增強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。要靠持續增加公共交通供給,使公共交通能更廣泛的覆蓋,更加方便可及,也使更多的民眾能夠享受到公共交通服務。而發展是需要持續的投入的,也需要一個符合市場化運行要求的機制。以軌道交通為例,按照規劃,到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的里程在現有基礎上還將增加一倍,完成這個規劃投資在4000億元左右,這除了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外,也更需要一個社會化、市場化的運行機制。
  李素芳表示,這次價格調整不論採取哪種方案,都希望把大多數人每個月的通勤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內。調價後的價格仍然是全國同類城市的最低水平。
  李素芳:平均每人每公里的價格就是平均運價率,這是行業中具有可比性的指標,(調價後)是不高於全國同類城市價格水平的;月平均支出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高於2007年北京上一次票改相對的價格水平。
(原標題:北京公共交通調價聽證 李素芳:通勤成本控制在200元內)
(編輯:SN12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s66qsgqx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